-
秩序安全,智能無限秩序安全,智能無限秩序安全,智能無限
12月13日下午,“2022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發布周—網安法治日”舉辦《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報告》發布會,面向全社會正式發布了報告。
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第三研究所原所長嚴明,鄭州大學副校長屈凌波,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院長胡傳平,鄭州大學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河南省“智能網絡和數據分析”國際聯合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大龍,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等領導及專家出席了發布會。
會議由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副院長石磊主持。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李妍發布報告。
、胡傳平院長代表承辦單位致辭,對蒞臨發布會的領導專家、觀看會議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歡迎與感謝。
屈凌波副校長在致辭中提到,2022年網民網絡安全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活動針對現存的網絡安全現象與問題,通過多平臺多層次對受訪者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最終以優異的樣本采集總量圓滿的收官,并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其中于今天發布的《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報告》中,也對相關部門維護網絡安全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鄭州大學一直積極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落實學校網絡空間教育工作,提升網絡安全基本防護技能,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今后將繼續積極配合調查活動,共同探索網絡治理規律,提高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的成效和水平,為提升網民網絡安全滿意度貢獻出鄭州大學的智慧和力量。
胡傳平表示,此次與調查活動聯名撰寫發布《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報告》,是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第二次承擔這項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通過配合調查活動組委會的相關工作,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從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感謝組委會的支持,也感謝相關部門對鄭州大學長期以來在學科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的支持和關心。
《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報告》發布
2022調查活動《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報告》由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與鄭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聯名撰寫發布,基于2022年調查活動的相關數據,從公民對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的滿意程度、面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應對措施,以及國家監管部門采取的一系列重拳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措施的實施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在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方面現存的問題,為更好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提出建議。
調查結果與分析
1.主問卷調查結果
2.當代社會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現狀分析
3.公民應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意識與途徑
4.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舉措分析
5.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效果分析
兩年問卷結果對比分析
通過與2021年相關調查情況的對比,2022年的報告進一步深刻全面地反映了網民群眾對我國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的滿意程度的變化,以及面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時應對措施的變化。
1.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呈多樣化
網絡詐騙實施者已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網絡詐騙形式,以假冒醫護人員索取醫療費、疫苗項目投資等形式的疫情詐騙圈套占比25.95%,相比去年有所增長。
2.個人信息過度竊取現象嚴重
在使用網絡曾遇到的違法犯罪問題中,2022年相比2021年,犯罪比例有所降低,但侵犯個人信息現象依然嚴重,幾乎都在50% 。
3.公民防患意識在逐漸加強
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網民群眾應對網絡詐騙的防范意識有所增加。
4.凈網和宣傳活動效果顯著
宣傳效果顯著,凈網活動的成果立竿見影。
5.網絡入侵和攻擊仍需重視
網絡入侵和攻擊是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形式,可以直接破壞計算機系統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從問卷中可以看出兩年來網絡入侵和網絡攻擊呈高發態,這不僅危害用戶個人信息,更對國家安全有著一定的威脅。
調查報告建議
對于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對策建議,專題報告中提了5個方面的建議:
1.制定完善網民信息保護制度
2.加強網絡違法犯罪打擊力度
3.提高相關部門監管工作水平
4.持續加強網絡空間文明宣傳
5.大力培養網絡空間安全人才
報告解讀
報告發布后,嚴明、胡傳平、石磊、張大龍、吳沈括等專家分別作了2022調查活動《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專題報告》的解讀。
嚴明主任表示,從今年的調查報告的情況來看,參與調查的網民中,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關注度最高的是侵犯個人信息、傳播違法有害信息、網絡詐騙這三大方面內容。
此外,報告分析的每一條網絡犯罪行為都涉及到了利益問題,在利益的驅動下網絡犯罪實際上是會越來越瘋狂,所以遏制網絡犯罪其實是一個長期的課題,要做好長期斗爭的打算。而遏制網絡犯罪,是需要政府有關機構、企業事業單位和每一個網民個人共同關注,相互配合的。政府要通過立法執法,通過宣傳法制,通過安全的教育,提高大家對安全的認識和應對的水平,事業單位要把自己的責任切實的承擔起來,網民自己要有共同遏制犯罪源頭和共同治理網絡犯罪的意識。各方互相配合才能夠實現比較好的打防結合,遏制犯罪。
胡傳平教授表示,從這次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網民的反詐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公民在受到詐騙時也能夠及時的并且有效的使用反詐服務平臺和其他相關渠道來維護個人的權益,這說明了相關部門對于網絡詐騙行為的打擊及宣傳普及效果是顯著的,但是仍然需要謹防類似于圈內詐騙這種網絡犯罪行為。
從調查的數據來看,網民對于網信和公安部門開展的清朗凈網活動的滿意度是有所上升的,這是對我們國家在治理網絡詐騙、凈化網絡環境、凈化網絡環境等工作的肯定。但是在投訴的過程當中,很少有人選擇到網站去投訴,而是選擇去網信部門和公安機關報警,而且對網站投訴后的反饋的效果滿意度很低,主要原因為:網站平臺的自覺性和管理能力比較差、基層網絡安全人才投入不足、平臺長期以來過于依賴監管部門政府部門的監管和督促。
張大龍副院長表示,通過此次問卷調查,反映出網民公民的防范意識在逐步加強,應對網絡違法犯罪的途徑也在不斷的擴展,這是我們能夠有效遏制網絡犯罪的一個基礎。
而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有效手段是盡早發現盡早治理,把危害降到最低,將違法犯罪行為落實在萌芽階段。但是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又具有廣泛性、多樣性、隱蔽性和低危害等特征,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主動防御等技術手段,主動的發現和識別網絡違法犯罪的萌芽,構筑遏制網絡違法犯罪的一個技術壁壘;另一方面要以政府相關部門為核心,采用人民戰爭的形式開展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治理。
吳沈括教授表示,參與調查活動已有幾年,每年都會有新的收獲,包括此次發布的報告涉及到網絡犯罪的相關的判斷,都是特別有價值的,跟去年而言又有非常多新的豐富內容。這份報告本身的事實發現、報告結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也有助于我們在面對新的網絡違法犯罪現象的過程當中,能夠得到一個有效的方法論的指引。期待這個專題的研究在未來持續向前推進,在后續的技術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持續為有關各方提出有益的智力支持,提出有益的方法建議。
石磊副院長表示,網絡安全是網絡時代的國家安全,在頂層設計方面,國家頒布了系列的安全法律,出臺了系列的安全重要文件,以推進國家網絡安全法治建設和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的意識。他提出,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需要綜合治理的手段、需要加強安全意識和提高安全本領。
(來源:新視線)
電 話:010-53652821
Email:Market@prismtech.com.cn
地 址:北京市昌平區高新四街6號院1號樓4層411(中關村科技園昌平示范園)
網 站:www.taishenginvest.com
?2016-2020 北京東方棱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高新四街6號院1號樓4層411(中關村科技園昌平示范園)
熱線電話:400-680-0996 周一至周日:9:00-17:35
京公網安備 11011402012663號,京ICP備14037375號-1,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180113